
热心市民徐宽苏为许许送上爱心款。

待改造的厨房。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琴微 叶泱程 文/摄“这位单亲妈妈无怨无悔照顾患病女儿16年,感人!”6月8日,乐清日报全媒体刊发《她独自照顾患病女儿16年,“妈妈愿成为你的眼”》一文后,乐清市民在朋友圈里争相为这对可怜的母女转发求助信息,短短10个小时,“e点爱”平台就为她们筹得爱心款2万元,线下筹款6507元。还有不少热心市民拨打乐清日报新闻热线61116222,想为这对母女献上自己的一点心意(本报6月8日、9日相继报道)。
爱心继续发酵,市残联、百元公社等都联系乐清日报,希望给许许(化名)提供最需要的帮助。昨日下午,在记者的陪同下,市残联、百元公社负责人及部分热心市民代表一起走访慰问了陈赛兰母女。
市残联帮忙装修住房
陈赛兰母女租住在市区邮电巷的一幢老楼房里,小小的两个房间就是她俩遮风挡雨的小家。屋子收拾得很清爽,前面是卧室,房内最显眼的就是紧挨着的两张床,家具只有一张小木桌和一个衣柜,连一台电视机也没有,房顶用塑料布做的天花板已破了一个大洞。后面的小房间是厨房,没有油烟机,夏天做饭时只能开窗排烟,到了冬天关上窗,屋里全是油烟,苦不堪言。
陈赛兰向大家介绍,29岁的许许患上糖尿病已20年。因为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8年前,许许的眼睛开始变得模糊,听力也不断下降。现在许许眼睛失明,左耳失聪,右耳也要贴近大声说话,才勉强听到一点声音。不仅如此,因患糖尿病的缘故,许许还需长期插着导尿管生活。平时,陈赛兰去做保姆维持生计,许许都是一个人呆在家里。
此时,家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多客人来探访,面对众人的到来,蜷缩在床上的许许被妈妈搀扶起来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在了解了许许的情况后,市残联理事长包建武在现场马上拨通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黄赛瑜的电话,给她介绍了许许的情况。
包建武说,市残联会想方设法让许许告别无声的世界。乐清是全国首个人工耳蜗植入全免费城市,他建议陈赛兰带许许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去做下检查,如果符合手术条件,让许许选择国产的纳入医保的人工耳蜗,手术产生的费用除医保外,乐清市政府将补助3万元,其他费用由爱心组织予以解决,她不用掏一分钱。
“如因糖尿病不能做人工耳蜗手术,我们也可以免费提供助听器给许许,让她尽快听见声音!”包建武说。
在许许家转了一圈,见她家这么简陋,包建武征得陈赛兰同意,打算资助她们装修一下房子。“卫生间可扩大一点,方便洗澡。灶台改造一下可装个油烟机,再送个冰箱和洗衣机……”包建武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咔咔咔”地拍起照片来。他说,许许家的情况符合乐清市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条件,他要把这些照片传给装修队的师傅们看看,怎么改造比较好。
热心人士探望资助
这两天,乐清日报新闻热线61116222不时接到热心人想帮助许许的爱心电话。
“许许妈妈你好,我是百元公社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过来先了解一下你们的具体情况,看看有哪些方面需要帮助?”百元公社负责人“桥下”当天也去许许家走访,对她下步的治疗积极出谋划策。“接下来医疗中产生的费用,除了政府补助外,还有需要资金的,尽管找我们,我们百元公社会尽力帮助你们解决!”“桥下”说。
爱心市民、城东黄良村民王良存和朋友徐宽苏也来到许许家,将早就准备好的爱心款塞到陈赛兰和许许母女手里。“6月8日,我在中国乐清网上看到发出的报道后,本想在“e点爱”平台捐款的,但晚了一步,系统上的募捐已结束,所以我就想亲自给你们送过来,虽然只有2000元,但也是我的一份心意。”王良存说。徐宽苏在“e点爱”平台捐了150元,当天又送了500元慰问金,此前他还让女儿在微信群广发乐清日报全媒体的报道,发动身边更多的人帮助许许。还有一些好心人则给许许一家送去了食用油和生活用品等。
“谢谢你们!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感谢的话比较好。”面对着众人的帮助,陈赛兰感动地在一旁抹起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