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归笼”在即 奉上“开学攻略” 帮孩子调整状态,静下心走进课堂 2021年08月30日  

准备开学用品。黄子嘉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 实习生 黄子嘉

  作息不规律、沉迷电子游戏、零食不离手、聊起新学期漠不关心……不知不觉,暑假余额不足,可不少孩子玩兴正浓,这让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对那些将踏入幼儿园、小学或初中的新生及其家长们来说,则难免会产生分离焦虑。

  如何让孩子尽早适应新校园、恢复合理的作息习惯,是家长们的当务之急。乐清市家庭教育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南梅蕾说,开学前第一件事就是打一场有准备之战,家长要帮助孩子静下心来走进课堂。

  防护用品备齐全

  近期,全市各大幼儿园、中小学校都在做开学准备,既要保证秋季学期教学进度,更要保证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尤其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各校都在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和保洁消杀工作,落实应急预案演练和防疫物资储备,按照“错时错峰”原则,有序组织教职员工、学生分批返校。那么,开学前,学生、家长要做哪些防疫准备呢?

  今年暑假,9岁的杨晴暖被送到金华跟爷爷奶奶一起团聚。8月初,妈妈陈女士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8月15日前,在市域外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要返回温州,严格落实健康管理措施,确保完成14天个人健康监测。”为此,8月12日,她就带孩子返回乐清。从8月15日开始,陈女士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量体温,然后在班级“钉钉”群里填写“每日健康打卡”表。

  家住市区的章女士称,今年秋季开学和去年春季开学相比,她的心更踏实一些了。近几日,她带着儿子万万去置办新的开学“装备”,把书包、文具盒等一系列学习用品都重新换了一套,新学期新气象,希望新的“装备”可以增强孩子对新学期的新鲜感,更加认真学习。此外,她也特地给儿子准备了一套防护用品。她根据去年的经验,每天给儿子准备两个口罩,叮嘱孩子在家在校都要勤洗手,还为儿子准备了很多一次性消毒纸巾,教他如何使用,做好防护措施。

  “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开学了。”昨日,浙江工商大学大一新生庄璋煜告诉记者,暑假里,他已接种了新冠疫苗,也准备了许多防护用品,如口罩、一次性消毒湿巾、便携式洗手液等。学校要求开学前每个学生至少连续14天测量体温和上报行程轨迹,他也自觉配合。“我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是充实、丰富多彩的,希望能在校园中结交许多新朋友,也希望新学期能多多参加社团活动。”庄璋煜说,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他就给自己制定了预习计划,提前了解专业知识。杭州离乐清近,他原本打算国庆假期回家,但现在考虑到疫情影响,决定把秋冬季的衣服都带过去,这样就不用回家拿了。

  专家献三大“锦囊”

  这两天,有娃的家庭最敏感的话题是什么?是“开学赶作业”。这部“年度大戏”让人看到,还在拼命赶作业的孩子,随时就能引爆爸爸妈妈们心中的那团“火”,于是就出现时而母慈子孝,时而鸡飞狗跳的场景来回切换。对此,记者采访多名老师,他们认为和赶作业相比,开学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便是调整作息时间、制订新学期计划、找回学习状态。

  家长章女士早在前几日,就开始逐步调整孩子的起床和睡觉时间:每天7时起床,21时睡觉。“暑假时间较长,万万在放假期间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为此,我从上个星期开始就让他早睡早起,提前调整好作息规律,以适应开学后的生活。”

  市家庭教育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南梅蕾给出了三大开学“锦囊”,即稳定情绪、有效沟通、制定目标。

  “开学季,对于新生和家长来说,都难免会产生分离焦虑,家长首先自己要做到淡定,才不会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南梅蕾说,每个学生面对新的就学环境,都会有紧张感、好奇感,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个适应期依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决定。家长可以提早对学校、老师等做些了解和准备,比如开学前带孩子去学校走走、看看,尤其是低龄段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在学校里找找有没有跟家里相似的物品、颜色等,通过熟悉的人、事、物的情感连接,让孩子找到一个点,并以这个点为中心慢慢拓展圈子,这样能帮助他们更快适应新校园的学习生活。

  此外,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制定新学期的计划,一起畅想新学期的美好之处,让孩子建立对新学期的期待和兴趣,如此还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例如下学期要提高哪几门功课的成绩,在学校超越的目标是什么,新学期是不是要学一门新特长等,父母给的这份耐心和支持,能让孩子在新的环境里,踏踏实实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