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 妙手何曾偶得之 2022年05月06日  
  ■金元宝(亦庐)

  (一)

  八十九岁高龄的上海叶元章老先生,是一位资深的诗家,堪称中国旧体诗坛中的翘楚,现为《中华诗词》顾问,2011年5月,叶老的《自题诗集》大作三首,刊发在广州出版,国内外发行的《诗词》报头版,敬录如下:“妙手何曾偶得之,几分憔悴几分痴。龙钟双袖啼痕在,岂忍违心缀颂辞!”“独向诗风正处行,柔毫一搦入箋轻。精华欲掩终难掩,扫尽浮云月更明。”“谁续曹公《篙里行》?嘲风弄月赋闲情。毫端不蘸苍生泪,惭愧诗人浪的名!”2010年5月18日,宁海县跃龙诗社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作为该诗社的名誉社长,叶老被社长张晓邦兄力邀与会,余作为“跃龙”的名誉理事,首创者六人之一,亦被邀参加盛会,与会期间,在下与叶老阔别十七年后,镇日畅聚,长者风范,未可忘怀!叶老返沪后,与我互通信札达八次之多,关注之情,永为铭感!2011年春季,“重量级”的《当代诗词》,在第一期载叶老佳作七首,余不才,亦有拙作“亦庐题自画诗”七首,在该刊“咏物寄意”栏目头条刊发,后来叶老来函,对此七首拙作颇为认同与赞许(叶老先生今已故去多年了)。

  (二)

  胡定生君为柳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柳风诗社社长,近年来致力于传统诗词的教导,不遗余力,精神可嘉。定生君诗思如潮,佳作迭出,试举其五律《致包秀杰兄》:“山居有豪客,置酒饮骚人。犬吠柴门静,日高瓜架陈。一廊皆墨韵,百盏见精神。醉步斜阳里,清流绕绿茵。”纵览全诗,情景交融,主人包氏,虽称“豪客”,却为文雅之士,“柴门”“瓜架”“墨韵”“清流”“绿茵”,好一幅村居画图,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置酒饮骚人”,虽为“倒装”之句,实乃神来之笔,点睛之作,若换成“骚人饮美酒”,则平淡无味矣。从“日高”到“斜阳”,大半天时间之中,流露主客双方,交谊深厚,接席啣杯,斗酒始解酲,物我两忘也。唯颈联“犬吠柴门静”,几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化影”,却一笔描来,动静相间,恰到好处,迁想妙得,了无痕迹。愚以为“诗题”与“诗作”,有“庭径”之感,诗家以为然否。定生君另有:“层峦叠翠画图出,曲涧飞流琴瑟鸣。”“朝云抚背风频拂,暮霭弥天步自如。”皆为佳构,胡君兼擅书法,清丽别致,诗书俱妙。

  (三)

  青年女书家王春云,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某报载徐锁荣君,撰长文报道其事迹,其中披露王春云诗作多首,多为上乘之作,录入拙稿,俾可为之“宣扬”,其《访北海道遇雪》:“五湖四海聚东瀛,尺素鹅毛别样情。翰墨香醇无国度,梨花漫舞扮梅樱。”《咏米芾珊瑚帖》:“三枝朱草名今古,脱俗超凡海岳书,蜀素苕溪诚可仰,珊瑚妙愚世间无。”《癸未元霄夜读帖有赋》:“上元漏尽月光寒,客去楼空酒半残。偶借今风参古意,偏将老调作新弹。经营海岳蛮笺里,斟酌平原象管端。我辈学书师魏晋,唐规宋意莫轻看。”《自立之年感赋》:“曼妙琴声尚可闻,骎骎自立已成真。硬黄久写留青韵,古砚深磨染素云。粉黛安知诗所向,丹青自解画中音。持家守业谈何易,透过今人问古人。”当今巾帼书坛,上海周慧珺、北京林岫、江苏孙晓云、甘肃张改琴、河南胡秋萍、诸葛丽娜、宁波毛燕萍等等,多能诗书兼擅。

  (四)

  《人力资源报》以联会友栏,2011年6月份的征联话动,采用四川马边县读者刘华贵的上联,联语为回文:“绿水河中河水绿。”余以回文联对之:“青山石上石山青。”愚以为,水在河中,石在山上,河中水,山上石,出于自然,不知是否对得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