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光彩 乐清2023年高质量建设31家儿童友好星级试点单元 2024年02月06日  

学围棋。郑剑佩 摄

学打乒乓球。郑剑佩 摄

液氮实验。郑剑佩 摄

乐清市图书馆开展新春文化市集活动。

家门口的儿童驿站。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剑佩 黄子嘉

  实习生 王奕尹

  城市关爱儿童,儿童承载未来。记者从乐清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自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来,乐清积极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中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在政策、服务、权利、空间、产业、环境等六大友好场景中全面呈现,全力打响“幸福乐清·友好‘童’行”品牌,为高水平打造“醉美之城”注入澎湃活力。

  如今,乐清正全力以赴,部门积极联动,社会踊跃参与,凝聚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合力,不断提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质效,为儿童更好成长画出最大“同心圆”。2023年,乐清高质量建设31家儿童友好星级试点,其中四星级19家,五星级8家,乐清市儿童“微乐园”和乐清市童心慧言观察团分别获评2023年温州市十大儿童友好空间典型案例和十大儿童参与优秀组织,清和书苑入围2023年温州市“十大儿童友好空间典型案例”名单。

  教育之光照亮孩子成长路

  在云溪美术馆的长廊上,学生可以举办个人画展;在小海豚讲坛里,小科学家、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可以在这里一展风采;在小海豚星秀场,有艺术才能的儿童可以一展才艺……作为新晋的五星儿童友好试点单元,乐清市实验小学将多处非集中教学空间改造成众多的场馆,使校园空间更加主动地贴近学生,儿童在课余时间里,可以自由地、恣意地、自然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乐清市实验小学腾出的众多空间中,改造一新的乐清湾鸟类儿童博物馆,特别受孩子们青睐。当前,乐清共有鸟类332种,其中163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49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乐清湾是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在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两处越冬栖息地之一。该校因地制宜打造乐清湾鸟类儿童博物馆,成为孩子们了解鸟类的平台,也传播保护鸟类栖息地的理念。乐清市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自由向上游”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立足儿童视角从课程、活动、空间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促进每一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2023年底,乐清市乐成第一小学获评温州市五星儿童友好试点学校。该校聚焦儿童友好的空间品质,打造红色文化体验中心、悦读文化活动中心、生命健康体验中心、科技艺术活动中心、劳动实践体验中心等五大学习体验中心;打造乐乐小舞台、乐高墙、攀岩墙、阅读书吧、百草园、儿童友好专区等场所,让学生体验成长的乐趣;随处可见的童趣标识、童玩场所、个人舞台秀、农耕基地等,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们一个游戏、幸福的童年;花样跳绳、趣味科学、创意美术、快乐攀岩、整本书阅读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清市乐成第一小学相关负责人说,学校继续秉持儿童友好,以“让每一位学生乐怡成长”为目标,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引领教师以儿童发展为己任,引领儿童乐怡成长。

  自儿童友好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教育局着眼儿童需求,突出“共建共享”“浙有善育”“共育未来”,探索实践共同富裕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儿童友好试点学校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儿童服务供给和环境友好,有效促进基层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努力打造五星儿童友好试点学校,积极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累计20余项工作被列入乐清市2022-2025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标体系、12所学校被列入温州市儿童友好试点单元。

  深耕友好场馆打造共享乐园

  1月31日下午,在乐清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的广场上,随着实验老师将液氮和热水倒入铁桶,“砰”的一声响后,滚滚白烟冲向10多米高空,孩子们欢呼雀跃,在烟雾缭绕中尽情欢笑玩耍。作为乐清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寒假托管班的重头戏,液氮蘑菇云实验让孩子们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寒假幼儿班上,孩子们跟着老师练习乒乓球和围棋等,让这个短暂的寒假过得丰富多彩。

  为引导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乐清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通过资源整合、拓展载体,推出寒假看护服务,设计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和活动,涵盖艺术、体育、阅读、科学探索等多个领域,让孩子们有机会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占地面积9700平方米的乐清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每年服务儿童学员超4500人次。开办至今累计开展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安全、家教、结对、社会实践等内容的儿童公益活动(课程)近800场,总参与人数达25万人次,这里已经成为孩子们欢乐的海洋。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青少年宫、博物馆等儿童友好场馆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活动在乐清遍地开花。

  2月2日-4日,龙年大“集” 新春文化市集在乐清市图书馆开市,这场兼具书香味与烟火气的文化体验活动,以“书香”“年味”为关键词,营造出别具文化味的年节沉浸式场景氛围。这是“龙游乐清 共韵华章”——乐清市图书馆甲辰春节系列主题活动庆新春的开篇,活动通过“迎新春”“贺新年”“品书香”“话年味”“乐游园”等集文化、创意、才艺、体验、乐趣于一体的内容板块,为市民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童趣十足的阅读空间、一应俱全的实体书籍……在乐清市图书馆一楼的儿童活动区域,每到寒暑假和周末,孩子们就会成为阅读主力军。这里的内部环境经过儿童视角艺术改造,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2023年我们一共举办了739场活动,可以说是一天两场,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乐清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给予广大儿童便捷、舒适的阅读环境,乐清市图书馆投资400余万元,根据“一米高度”,按龄、按需建设儿童友好少儿亲子区,将艺术、趣味的设计元素和色彩搭配充分融合到儿童友好空间中,打造了集阅读、休闲为一体的图书馆。同时,统筹配置、复合利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打造“1+30+N”公共书苑集群,通过空间联动、资源联动、活动联动,打破时空的界限形成了与全社会充分衔接的儿童友好体验网络,让“乐享阅读”不仅局限于乐清市图书馆内,带动了乐清整体阅读氛围的提升,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书香气息。

  童趣环境让就诊更有“温度”

  “孩子刚上一年级,最近天气变化大,有点感冒,儿童候诊室配备了卡通玩具,小朋友可以边玩边做治疗,很配合,不需要大人哄着了。”近日,带孩子到乐清市人民医院儿童诊疗中心看病的赵女士表示。

  走进儿童诊疗中心,可爱的太空人插画映入眼帘,入口门厅、候诊大厅、走廊通道的墙面地面均采用浅色温和的色彩,画满了太空系列的卡通元素图案,打造成一个卡通世界,充满着童趣。儿科住院部还设置了小小阅读角,小患者在等待时可以走进阅读角,一起亲子阅读,缓解家长和孩子就医等待时的焦虑情绪。“孩子有点不舒服过来看医生,以前入住病房的时候,孩子很无聊,情绪容易波动,现在可以带孩子看看书、玩玩具,情绪也很稳定。”市民陈女士说。

  2023年,乐清市人民医院以建设儿童友好试点医院为契机,通过完善儿童友好政策、优化儿童医疗服务等措施,不断提升儿童就医满意率,努力为儿童就医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打造近1000平方米的诊疗区,配有18个诊室以及雾化室、观察抢救室、肺功能室、职业体验馆等功能区域。从医院整体建设体现对儿童的关怀,满足儿童的需求,并将儿童友好的理念贯穿于环境营造中,将就医环境、细节设施等“童趣性”融入了医院的每个角落,拉近了医院与患儿之间的距离,有效缓解了儿童来院时的恐惧心理以及家长们的焦虑情绪。

  乐清市人民医院在装修改造过程中充分提倡孩子参与其中,将所有与儿童相关的提示信息都设置在孩子平视的90-150厘米高度,便于儿童充分观察识别导视信息。同时,从选用装修材料到诊疗设施,满足安全、环保的理念,公共空间配置友好的标识及导引,急诊设有彩虹通道等,方便患儿家庭快速知晓就医地点、流程信息,不断提升儿童就医安全感、体验感。“我们医院以儿童的视角去建设和规划,充分尊重儿童的权利,满足儿童的需求,保障儿童的安全,积极营造一个有温度的儿童友好医院。”乐清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综合性医院到乡镇街社区卫生院,乐清形成全市一体化“有质量、有温度、有深度”的儿童优质医疗服务新场景。

  走进石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童趣性”细节设施融入到每个角落,急诊区配备多媒体雾化机,并增设趣味阅读角等空间,有效缓解儿童输液、雾化治疗时的紧张情绪。预防接种区设置了大型室内和室外的游戏拓展活动区域,为儿童及家长提供温馨舒适的休憩与互动场所,从细节上彰显儿童友好。

  石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育联盟”“医育签约”“共育驿站”“数字养育”等服务模式,满足儿童需求,保障儿童权利,致力儿童健康,不断优化医疗品质、诊疗水平以及人性化贴心服务,通过每个细节体现对儿童关爱和呵护,为儿童构建起有趣有温度的“一米世界”。

  解锁新场景让爱“童”行

  迎着冬日暖阳,虹桥镇东方智能幼儿园的师生们集结雁荡山国际研学营地,在解说员的指导下,依次参观了火山演示厅、地质公园建设发展厅、大龙湫景区,还学习了有关岩石矿物的知识,置身体验生态场景,收获匪浅。

  雁荡镇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研学资源丰富。雁荡镇因地制宜,依托雁荡山独有的火山地质地貌、海岛滩涂资源优势以及红色文化根脉,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结合德育、美育、体育等学科教学内容开发研学课程,开启四条特色研学线路,以打造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单元为契机,赋予乡镇发展新动能。

  从室内研学课程到户外特色研学路线,雁荡镇打造了以博物馆、大龙湫景区线路为主的景区研学,为儿童揭秘雁荡景区的地质特色,让儿童在趣味互动、可感可触中丰富地质知识的;以樱桃杨梅采摘、水稻种植、滩涂养殖为主的农业研学,为儿童创造体验农耕生活的机会,在实践中感悟农耕之不易、体会节约之真谛的农业研学线路;以乐清县委诞生地纪念馆的红色研学为核心,赓续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使儿童从小树立爱党爱国爱乡之初心使命的红色研学线路;以雁山湿地公园、西门岛红树林栈道为主的生态研学线路,让儿童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的生态研学线路。

  雁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体育、科技、美育、文化场所建设和开放,全力打造全方位、全覆盖的学、娱、助等儿童友好场景,深入描绘“悦享友好,雁山研学”特色画卷,以“儿童友好”赋能雁荡文旅新业态发展,将儿童友好乡镇从“愿景”变为“实景”。

  在乐成街道乐怡社区银河花园,“小小行星”观察团的孩子们戴上小黄帽,围坐在塑胶跑道上,左看看右看看,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小区。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将小朋友们的建议收集记录起来,再进行跟进实施。自乐成街道“小小行星”观察团成立以来,孩子们围绕小区改造提出了许多的建议。

  乐成街道依托“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打造银河花园妇女儿童阵地、金溪社区儿童友好驿站以及景贤人家儿童友好示范带,让更多家门口的儿童驿站在乐成落地生根,为更多的儿童提供触手可及的友好空间,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

  乐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辖区内背街小巷,打造趣味场景,满足低龄段儿童成长需求;在书苑开展儿童阅读的读书活动;在公园增设儿童活动场地、体育健身器材;在社区利用闲置空间和边角空间,设立儿童友好主题摊位。一个个家门口“儿童专属”空间的出现,使“宜居、宜学、宜乐、宜游”的儿童友好空间连点成线,儿童的成长空间更加丰富多彩。下一步,将继续践行“儿童友好”的理念,聚焦“一米视角”,营造建设儿童友好试点乡镇的良好氛围,将儿童友好融入乡镇建设中去,为全市儿童友好建设增添新动能。

  小小村庄变身宝藏乐园

  目之所及是碧水绿树,耳之所闻乃欢声笑语。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项目中,儿童微乐园无疑最具“人间烟火气”,成为亲子娱乐、街坊相聚、邻里谈心的重要场所。在柳市镇黄华村,儿童微乐园里欢声笑语不断,色彩缤纷、造型精致的滑梯和秋千旁,孩子们尽情玩耍。

  黄华村常住人口1862人,其中18岁以下511人,外来流动儿童约260人。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来,黄华村紧紧围绕“瓯潮芳华 童心逐梦”主题,立足儿童友好试点村建设,优化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积极营造关心、关爱、尊重儿童的社会风尚,不断营造儿童友好的幸福场景,努力打造具有温度和热度的儿童友好试点村。

  为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广泛传递儿童声音,搭建儿童参与村社事务的平台与渠道,鼓励更多儿童融入村社治理,黄华村搭建“童言慧语”的平台,引导儿童以“小主人”的身份,共同参与、讨论社区治理,让他们在每一次参与中了解村庄、认识社会。

  “篮球场的地面有些破损,需要提升……”村干部们带领儿童观察团成员到黄华村篮球场进行现场调研,从儿童的真实需求和视角出发,研讨篮球场适儿化提升改造的方案。孩子们轮番举手,发表着自己的看法。确定了篮球场需要提升的地方后,孩子们分组进行着讨论。一张张白纸上,陆续用水彩笔写下了各种“儿童友好”场景。

  “我们会经常带孩子现场调研并讨论,孩子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他们视角里的建议。”黄华村“一肩挑”干部郑春海表示,成立“童言慧语”儿童观察团后,孩子们从游乐设施、围栏、灯光、地面、安全等角度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这些建议被村里采纳并实现,效果特别好。

  走进石帆街道朴湖社区的儿童之家,崭新的木质桌椅、随手可取的书籍绘本、多彩有趣的娱乐区、儿童戏曲班、城市菜地研学营地……一应俱全的设施配套,为社区儿童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活动空间。近年来,朴湖社区立足实际、积极作为,推出一系列儿童友好措施,建立儿童社会工作队伍、成立儿童观察团,打造专属朴湖的儿童特色,全力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环境和优质服务。

  “这里地方大,还有小伙伴,一有空,儿子就嚷着要来。”社区居民林先生说。朴湖社区聚焦儿童梦想,以“乐享朴湖 童趣起航”为目标,打造丰富的儿童游乐、学习场馆,定期举办各种儿童教育友好主题活动。新建改造的朴湖文化礼堂、游泳馆、篮球馆、足球场、石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场馆,全面加强儿童身体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