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走笔」 唱响“节庆游乐清” 2024年02月19日  
  围绕“节庆游乐清”强化策划,把主题提炼好,把产品开发好,使更多游客在可感知、可体验中推动景区景点“火出圈”,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

  ■徐剑锋

  据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市域内A级景区春节期间(初一至初八)约接待游客115.933万人次,同比增长40.86%;门票收入2127万元,同比增长123.66%。(2月18日《乐清日报》)

  乐清旅游资源丰厚,发展基础牢靠,这几年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了一批具有显示度、影响力的文旅品牌。这个“超长版”春节假期,我市精心筹划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雁荡山景区、黄檀硐古村等游人如织,非遗文化、民俗活动、新业态体验等丰富多彩,一手抓优质产品供给,一手抓优质服务保障,节庆游“满堂彩”的局面已经形成。

  雁荡山景区、灵峰景区等传统景区闻名遐迩,一直是节庆游的热门打卡地。擦亮“节庆游乐清”文旅金字招牌,一方面要打造新花样,融入现代科技、文化创意,“串珠成链”培育更多沉浸式、互动性新场景,努力形成具有“唯一性”“国际范”的特色产品,让景区从“网红”变长红。另一方面要注入新元素,通过古风集市、民俗文旅嘉年华等,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和“年味”。同时要围绕“节庆游乐清”强化策划,把主题提炼好,把产品开发好,使更多游客在可感知、可体验中推动景区景点“火出圈”,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

  这几年,红色游、乡村游等在乐清方兴未艾,文博游、非遗游加速升温,要策应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旅游需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康养”等新业态,建好一批美丽村庄、风情街区,丰富“文”内涵,提升“旅”颜值,释放“倍增效应”“叠加效应”,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诗”和“远方”更好融合。

  擦亮“节庆游乐清”文旅品牌,很重要的一条是服务要升级。面对景区拥堵、欺客宰客等饱受诟病的痼疾,要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打造“留得住人”的旅游目的地,必须拿出最大诚意、夯实最硬举措,从公共停车位、公共卫生间、垃圾箱等入手,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功能、规范市场秩序,这样久久为功,才能让游客真正感受到“花得值、玩得好”。

  再者,春节黄金周亦是消费旺季,在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短视频等平台实施旅游精准营销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针对不同年龄段精准推送文旅消费信息,加大国货“潮品”高品质供给,不断推动旅游消费有效扩容。

  (作者为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