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茜 文/摄珍贵史料,见证城市发展。2月27日,《盐盆街道志》编纂工作大会在盐盆街道办事处召开,标志着这项极具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工作正式启航。
志书留住历史
盐盆有史以来,不曾编过志书,编纂《盐盆街道志》是前无古人的大事。盐盆街道柏树巷村曾叫前埭头,东园村曾叫后埭头,樟南村曾叫前村,樟北村曾叫后村。乐清经济开发区曾是国营盐场。古时,南宋王十朋的孙子王闽曾在盐盆山读书,明万历十五年(1536)王廷芳在盐盆建南山桥,吴岙山上的明代大理寺卿李显墓旁筑有坟庵屋。往事如风,仅凭记忆,仅靠口口相传,终究烟消云散。因此,编修《盐盆街道志》,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盐盆街道志》的编纂,是对本街道悠久历史、独特文化及社会发展进程的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是留给后世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向未来展示盐盆街道文化底蕴和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
当天,盐盆街道相关负责人向《盐盆街道志》总策划王敏,副总策划陈建山、王世球、王少勤,主编张良好,副主编郭欣、张朋强发放聘书。
王敏就修志一事进行倡议:大力宣传,深入发动,到广大父老乡亲中间,动员他们积极参与;慷慨解囊,倾心奉献,致力盐盆发展的仁人志士可以慷慨捐资,倾心奉献;把握质量,雕琢精品,遵循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同时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科学编纂。
张良好表示,编纂志书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的工程,曾经沧海变桑田,曾经盐场起高楼,岁月更迭,事物变迁,大家都是其间的过客。“既然来过,就该留下点痕迹”,张良好说,参与编纂《盐盆街道志》,是非常值得一做的事。
企业慷慨捐资
《盐盆街道志》编纂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企业的经费支持。首批赞助企业红旗集团电力金具有限公司、远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九溪企业管理(杭州)有限公司、信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赞助了26万元、15万元、10万元、10万元。现场,盐盆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向捐赠企业代表发放了捐赠证书。
据悉,募集的资金都将通过公益捐赠的形式捐给慈善总会,专款专用于《盐盆街道志》的编纂工作。编纂完成后,将会把所有参与募捐活动的能人志士名单收录其中,将这些爱心善举与《盐盆街道志》一起千古流传。
“感谢盐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视、关心和大力支持,让盐盆志书编纂工作在今天实实在在地启动和运行,真正圆了盐盆几代人修志的梦想。”红旗集团电力金具有限公司王春余是土生土长的盐盆人,他说,志书的编纂、出版及印刷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但需要挖掘、搜集史料、线索等,还需要一笔较大的经费保障,他不仅会在资金上出一份力,而且要为志书编纂无偿提供所需的服务,尽一份心。
共书辉煌篇章
乐清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马连飞表示,要在思想上重视,充分认识盛世修志的特殊价值和重大意义;把握政治关、体例关、史实关,确保《盐盆街道志》成为传世精品志书。他现场表态,一定竭诚尽力,寓指导与服务中。
盐盆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表示,须时时思考,做到“想就想明白”;事事躬亲,确保“做就做极致”;人人参与,实现“干就干出彩”。
盐盆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上下齐心,完善组织保障,高度重视《盐盆街道志》的编纂工作;群策群力,营造浓厚氛围,高效推动《盐盆街道志》的编纂工作。下一步,盐盆街道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艰苦努力,高水准、高质量地完成《盐盆街道志》编纂任务,为承前启后,推进盐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作出新贡献,共同书写出辉煌灿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