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工坊 村企共建 “五个一”工程架起大荆人家门口的“共富桥” 2024年03月28日  

捐资100万元。

开工仪式。

共富工坊。陈海燕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燕/文

  郑合谷/摄

  近日,大荆新坊共富工坊车间开工了,这给大荆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通过打造“共富基本单元”,加速大荆在全域“开花结果”。自大荆镇和乐清农商银行的“五个一”共富工程实施后,架起了大荆人家门口的“共富桥”,为大荆农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树立新的典范。

  铺就乡间共富路

  近日,大荆镇新坊村彩旗飘飘、喜气洋洋,“小而美”新坊共富工坊正式开工。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造价300多万元,由大荆镇党委政府与乐清农商行携手打造,聚焦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难题,建成后可容纳300多人就业,全面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现场,大荆镇政府还和乐清农商银行签订了党建联建暨项目协作协议,乐清农商银行捐资100万元作为共富工坊项目建设的启动资金。

  附近村民兴致勃勃地说:“接下来,我们在家门口就业又有了一条新路子了。”

  此前,大荆镇新坊共富车间和虹桥的“中讯”合作,以流动工人零配件加工的形式开展生产,让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浙江中讯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称,他们在山老区设置的加工点,大大缓解了企业的“用工荒”,还提高了劳动效率。

  新坊人郑珍华已是车间的一名老员工了,原本她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家门口上班后,每个月多了三四千元的收入。“自从有了车间,我一边工作一边兼顾家庭,我们在这儿开开心心上班、高高兴兴交朋友,生活有滋有味,我还带动身边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

  目前,工坊已经安排50多人就业,人均月收入约4600元,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直以来,大荆镇紧紧围绕打造共同富裕镇域标杆这一远景目标,积极推进“共富工坊”谋划建设,不断搭建村企对接平台,优先安置村内低保低边等特殊群体。2023年,该镇打造“来料加工式”工坊5个、“异地置业式”工坊1个、“农旅融合式”工坊1个,新建定向招工式工坊2个,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人均月增收3500元。

  唱响家园“幸福歌”

  去年,盘黄农场莳药成熟的季节,亩产达1500多公斤,20亩基地总产量3万多公斤,市场售价10-12元/公斤,可农户们却笑不出来。莳药于去年5月份种植,一上市就深受消费者喜爱,前期通过直接购买和利用丰收互联平台代销等模式,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已经销售了大部分。但部分滞销的农产品也直接影响困难户们的收入,乐清农商银行适时出击,帮助购买,推动了销售。

  这是大荆镇党委与乐清农商银行建立的党建联建的一幕,2022年起,双方共同实施“五个一”共富工程,即:共兴一大产业、共垦一片农场、共建一个车间、共美一方环境、共保一地平安,落实《大荆片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以党建统领促进乡村振兴,助力打造“醉美之城·幸福乐清”。

  以“连片流转+多点开花”方式打造下山头村、盘黄村,通过租赁积极盘活各村闲置土地60余亩用以蔬果种植、禽畜养殖等,同时开设了“定制化”种植区满足团体和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此外,通过发挥联建功能作用,向金穗稻业合作社借力,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农技专家服务队”主动为农场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产业战略指导。

  乐清农商银行300多名“共富服务队员”普及普惠金融服务,支持茶叶、石斛等特色农业产业链,并为村民外出经商及种植西瓜、葡萄等提供信贷支持。在“农技专家服务队”的指导下,雇佣低保低边户种植瓜果、蔬菜,依托农商丰收互联平台开展助农直播,带动莳药、石斛、西瓜等农特产品销售额500万元,帮扶村集体和50多户低保低边户增收。按季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供应“共富百姓米”,共计6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