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指尖的柔软变化 市博与乡博联合开展亲子陶瓷体验 2024年08月02日  

  孩子们体验陶瓷制作。郑露露 摄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应裕智 郑露露)“哇,好神奇啊,竟然每一个都不一样。”“是的,当窑内的温度升至1300℃以上时,烧制形成的色彩就不可控制了,因此每个瓷器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陶瓷的独特魅力所在。”7月31日,市博乡博瓯窑体验第八期活动在乐清博物馆与乡村博物馆——中雁艺术博物馆举行。

  当天,在瓯窑青瓷工坊陶艺师许捷的带领下,家长和孩子们参观了中雁艺术博物馆,观赏了众多精美的陶瓷、书画等展品。随后,许捷讲授陶艺基础知识,包括揉泥、拉坯、修坯、上釉和烧制等工序。小学员们兴致勃勃,在家长的辅助下,手工制作陶坯。

  小学员小卢制作了一个小陶碗,他高兴地说:“第一次手工拉坯,感觉很奇妙,看着陶泥逐渐成形,非常有成就感,期待烧制后的样子。”

  “我已经参加好几次了,已经深深爱上陶瓷。”11岁的小陈在妈妈的帮助下,连续报名了多期,成了馆内的“老客”,如今他能熟练地拉胚,制作出品相颇好的杯子、盘子等,俨然是个小小手艺人。

  今夏,乐清博物馆与乡村博物馆——中雁艺术博物馆首次联动,为青少年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公益研学之旅——“逛博物馆+陶瓷体验”。

  据了解,该活动是省博物馆学会响应省教育厅“多彩暑假”系列实践活动的号召,组织开展“2024年全省博物馆暑假研学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在7月每周二和周三开展,每次有12对亲子家庭参加,让孩子们亲手触摸泥土,感受它在指尖的柔软与变化,用稚嫩的双手塑造出属于自己的陶瓷作品。

  “瓯窑青瓷历史悠久,凝聚着温州先民的智慧,积淀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是展示瓯越文明的重要载体。”中雁艺术博物馆馆长冯晓京说,希望通过公益研学活动,让更多人接触、了解瓯窑青瓷,传承发扬瓯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