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胡万昌先生 2024年09月25日  
  怀念胡万昌先生

  ■郑鲁环

  2024年4月12日8时许,林宏安老师告诉我,胡万昌先生在上海因病医治无效,走了。我心中顿感震惊,不禁悲从心来,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先生年少时从军,在青岛海军东海舰队某部担任艇长,服役二十年,为祖国的繁荣安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转业后在乐清市工商局柳市分局、虹桥分局担任负责人二十年。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担任乐清市工商局柳市分局负责人期间,力排众议,呕心沥血,创建电器城,并亲自命名“柳市中国电器城”,从此这个响亮的名字传遍整个神州大地。先生被称为柳市电器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奉献者。

  退休后受柳市镇政府委托,先生主持重建柳市文昌阁,耗时十年,义务奉献,坚持以“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选材料、精工制作、精打细算、精确无误”的施工建设原则,十年磨一剑,无怨无悔。先生写诗曰:“十年静心做一事,建设柳市文昌阁。酸甜苦辣皆自愿,何须墨宝写艰辛。”如今,柳市文昌阁内有诗词学会、作家协会、民乐团、书画工作室等文化团体在活动,为柳市文化事业发挥积极的作用,把文昌阁打造成柳市的文化地标。

  我与胡先生交往也是近三年的事,他被聘任为柳市作协的顾问,我是协会的秘书长,相互间来往就更亲密了。一次作协雅集,他带来了心爱的二胡,跟同样是当过兵的孙平主席合作《驼铃》歌曲,一个拉,一个唱,悠扬的琴声和嘹亮的歌声,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展现了军人的良好气势。席间,他跟我谈起了自己的以往经历,干了两件事,创建电器城和重建文昌阁,还想在文昌阁建藏书楼,想把藏书楼作为公益基地,让更多的西乡文学爱好者免费借读书籍,以兴旺文风,这是他的人生三部曲。我对先生的高尚品格感到由衷地敬佩,端起酒杯双手敬先生:“胡先生,若藏书楼需要征集书籍,我也捐一部分。”先生对我的表态,很是高兴,笑眯眯地斟满了酒:“小郑,谢谢你的支持,希望藏书楼能早日建成。”随后一饮而尽。

  一次作协到兄弟乡镇采风,酒过三巡,一位喜欢书法的文友随口说:“我都学四十多年的书法了,特别是行书方面,学得很透,可以说学到底了。”胡先生听后立马高声指出来:“你说得不对,学无止境,学到老做到老,你怎么说自己学到底了?连王羲之在世都不敢这样说。”说得那位文友脸色发红,羞愧难当,对胡先生的严肃批评表示诚恳接受,赶忙倒满酒杯向先生致歉:“先生,刚才酒后失态,说错话了,请勿见怪。”胡先生才微笑着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诗友周永国挽联:溯往事驾廿年舰务廿年政,论功绩筑一个阁创一个城。较好地概括了先生平生功业。望着先生的遗照,写下这些零星记忆,以表达心中的哀思和追忆。仿佛先生的音容笑貌如昨日般浮现在我脑海,他的正直善良、乐观豁达的长者风范,是我们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