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新区南翼地标建筑群。


金盆湾·渔人码头效果图。


盐盆山观景台。
看见乐清海湾时代的未来滨海新区南翼地标群成片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地标建筑群是城市的缩影,也是对时代最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一片区域、一座城市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只要看看它的地标建筑群就可以预知。
正如人们熟知的那样,20年前的滨海新区,还只是一片滩涂之地,在大多数人不看好的情形下,乐清市体育中心破土动工,就此拉开乐清中心迁移的大幕。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一大片地标建筑群在新区南翼拔地而起,激荡出城市未来的璀璨光芒。
从深圳湾到乐清湾
滨海大道,将城市的梦想照进现实
衡量城市竞争力,交通系统的发达程度及连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不仅体现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布局能力,也关系着百姓的福祉与城市的未来。
1999年,深圳的滨海大道建成通车,成为连接南山区、福田区与罗湖区的主要快速干道和深圳重要的海滨自然风景带。沿着这条绿化带堪称全国之最的滨海大道,人们可以从容地欣赏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深圳湾大桥和香港的元朗风景。
滨海大道记录着深圳的城市成长,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逐梦者用汗水与梦想浇灌出幸福之花,成为深圳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它串联着城市的地标群,展现了深圳面向世界的开放胸怀,也进一步激活了这座年轻城市的发展脉络。
从深圳到厦门,再到青岛等,每一座城市的滨海大道都是城市发展的黄金动脉!循迹海岸城市发展经验,乐清的滨海大道再次拉伸城市的骨架,不仅连通乐清南北两翼,更是与纬北路、清东路、纬一路、凌云路等城市道路无缝连接,将整个滨海新区环绕其中。
据悉,滨海大道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设计速度为时速80公里;疏港公路连接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时速60公里;纬北路连接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时速60公里,均兼顾城市道路功能。
这一条滨海大道,将让“一心两翼”的城市格局畅达无阻——2026年底一期完工后,滨海大道不仅将成为区域的交通枢纽,更将引导新城区日新月异的蝶变。这条引领乐清发展的南北滨海快速路,展现着向海生长、面海而兴的雄心,也预示着滨海新区的璀璨未来。
对话地标群
盐盆山清和公园一体化工程,澎湃乐清湾
在城市学家眼中,城市的本质,是关于人、关于人们去向何处和在何处相遇的公共空间。所以,比那些高楼大厦更重要的,往往是优秀的公共空间。在乐清,盐盆山清和公园一体化工程正是这样一座满足人们更高质量生活追求、提升城市活力的地标群。
位于滨海新区南翼的地标群,是对乐清打造城市休闲功能区的探索、创新与开拓。它以盐盆山清和公园一体化工程为代表,将清和公园、海洋公园、金盆湾·渔人码头、盐盆山观景台等城市休闲配套融为一体,承载了乐清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盐盆山清和公园一体化工程总规划面积约12600亩,核心区域约5670亩,包括已建成的清和公园、山体公园城市观景台,以及建设中的金盆湾·渔人码头、海洋生态公园和即将推进建设的矿山酒店度假村等相关地标群。一体化工程旨在打造乐清的城市绿心和中央公园,并以一种浑然天成的姿态融入生活,让人们随时领略山、河、湖、海、城的壮美——
海洋生态公园由“三园三道三心”构成,集萃海洋牧场、胜利塘、东海河三大公园,高架游步道、城市中轴绿道、海塘安澜碧道三大绿道和渔人码头、城市阳台、东海之窗三大节点。建成后,海洋生态公园将与清和公园、盐盆山步道(游龙桥/惊鸿桥)相连,成为山海特色马拉松、自行车比赛等国际级赛事的举办之地。
规划建设的矿山酒店度假村,占地面积约276亩,计划投资约15亿元,集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商业等配套为一体,将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为住客创造顶级海滨度假生活体验。
有“五个贝壳”之称的金盆湾·渔人码头商业综合体作为兼具海洋艺术展览、滨海景观观赏、海鲜宴会、海洋文创等功能的文化中心,目前已全面结顶,充满了时尚与科技感,也将成为乐清潮流文化的聚集地和热门打卡地。据悉,今年年底海鲜宴会功能区将率先开业,整体预计将于2025年年中正式开业。
在成片地标建筑群的加持下,滨海新区南翼为乐清生活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它不仅饱含海湾风景、度假体验与人文关怀,还呈现出一种“标志的生活方式”。在乐清湾畔,这种“标志性的生活方式”将城市气质和时代精神融会贯通,谱写乐清发展新篇章。
(供稿:东海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