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镜宙先生
(1889-1985),字铎民,别署咏莪堂主人。父汇东公慷慨任侠,以讼破产,家道中落。致其十二岁以前,时而樵,时而稼,时而饭牛,年十三始就外傅。及长,气宇不凡,坚欲深造,毕业于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时方入民国,先后佐笔《天钟报》《天声报》《民信报》《民苏报》,鼓吹革命,抨击时政,人所不敢言者,其能淋漓痛快出之,人为先生处境危,其坦然自若,胆识堪佩,时报人大为延誉,国学大师章氏太炎妻以三女穆君,遂使其声价大增矣!后先生任甘肃省财政厅长,痛民生多艰,免除茶烟苛杂,一废荒屯课重,民咸德之。继调长陕西财政,亲历西安事变,亦为和平呼号。抗战军兴,间关入蜀,十年天府,时与病俱。复被命为第八战区经济主任委员,因病力辞。
时适马公流转入蜀,初居洙泗巷,创设复性书院于嘉州乌尤寺,晦明风雨,讲授勿辍,恰朱氏亦避寇此处,瞻望风仪,赋呈五律一章:
去国八千里,相逢尽白头。
艰难来蜀道,悲喜话杭州。
洙泗闻遗绪,羹墙见远猷。
传经秦火后,只手挽狂流。
公为巍然魁儒,海内属望太丘。况与朱氏同参,有如磬笙相应。兹搜得唱和佳什录后:
稽山镜水剑南思,同是嘉州避寇时。
万里乡心云水远,八年天府鬓毛知。
家承绛帐扶衰汉,居比乌尤接笑卮。
寄语浣花濠上叟,何时重定草堂诗?
注:盖公自署所居曰濠上草堂也。
——朱铎民《怀马一浮先生乌尤》
衡阳路断阻归期,欲向曹溪已恨迟。
古庙香炉何日去,青山白发到今疑。
林间应觅蒲团地,江上空留桂树思。
君问草堂诗定未,草堂唯有七哀诗。
——马一浮《答朱铎民见怀》
已向曹溪第一程,江湖如此苦难行。
方知业力通三世,却笑尘劳负四生。
眼底虫沙春意尽,梦回禅梵岭云横。
万千珍重先生语,白发青山每自惊。
——朱铎民《奉读马一浮先生和章,语重心长,赋此答谢,并坚后约》
莫问山程与水程,象王行处绝狐行。
尘劳本是如来种,诗力都从定慧生。
触目菩提无障碍,飞天罗刹任纵横。
村沽尚可从君醉,倒岳倾湫总不惊。
——马一浮《答朱铎民,次来韵》
均下笔不滞,多道语禅语,卒登彼岸耶?
其慨世运多乖,群生危蹙,冀结胜缘,致弃家皈依虚云法师。虚云者,禅宗之龙象也,时方重兴南华寺,故马公有《送朱铎民如南华礼虚云长老》一诗,内有句云“唯有空中一片云,谁能系此长氤氲。君行若见南华老,请君问取虚云好。”自是汲取靡穷,当憬然有悟矣!
又公为朱之父汇东公撰并书墓志铭,由武进吴敬恒撰额,今尚立其墓前。及民国乙酉(1945)日寇肆虐,火毁朱氏庐舍,公赋长歌《慰朱铎民故宅灾》,作旷达语,视为金科玉律焉。
今附选两札,已编入马公全集。宏奖见公之大,薄利为世所钦也。节选于后:
辱书并劳奇楠鹿脯之馈,实非衰朽所宜服,然郑重之意,又不容却,愧谢愧谢!尊诗立时毕读,佳句满目。公自是隽才,不谬为石遗法乳。真不图于永嘉之日,复闻正始之音矣。
承寄存箧书及藏拓,已交书院善为保存,当由书院具复,并将目录送缴。凭仗山灵呵护,留俟异日取还。在保存期间,亦听书院学子借览,当不致有损丹铅。此亦仁者法施之益也。
1940年5月1日
月前快晤良慰。别后复劳坚致刻资,已由星贤、立民具答,并函书院董事会专函申谢。推君子之用心,实衰俗所难遘。拙野何足以言著述?会当留之以刻先儒遗书。浮即去,亦当敬告后来者,不虚仁者之惠耳。属写先德墓文旧稿,今始率尔写成,无长纸,今写作四幅,若装卷,可接黏。并敬题《咏莪堂诗》,均别纸附去,至希示复。何时移自流井,亦望见及。草草顺颂禅悦不宣。
1941年9月9日
公后去台湾寄寓寺中,法名宽镜,弘扬佛法,成《咏莪堂佛学著述四种》,一再梓行,影响甚巨。于1985年殂化台中,享年九十有七,积闰百龄。
朱镜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