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险安居”成效显著 2020年06月25日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丁可

  通讯员 余锌锌 胡丹

  自省委、省政府2017年部署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以来,根据温州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市的任务,我市严格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全面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贯穿“除险安居”三年行动之中,通过部门协同配合,全市乡镇、村社干部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基本完成“除险安居”三年行动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截至2016年底,全市省系统库内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73处,其中30人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76处。2017年至2019年,我市通过避让搬迁、工程治理、搬迁治理相结合及安装自动监测装置等途径共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156处,其中30人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72处。2020年1-6月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164处。2017年至2019年累计减少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133处9137人,其中通过避让搬迁减少76处5940人;工程治理减少57处3197人。

  三年行动全市累计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项目77个,投入各类补助资金约1.6亿元,拆除原房2197.5间。其中异地搬迁安置项目66个5718人,集中安置房主体工程在建1092人。三年行动全市累计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57处,保护3197人,投入治理经费约0.7亿元,其中完成竣工验收52个;初步(交工)验收5个。

  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投入专业监测点建设资金92.8万元,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10处,建设GNSS地面位移监测站6个,地表裂缝计3个,地表双轴测斜仪22个,泥水位计3个,土壤含水率计5个,雨量计10个。

  “除险安居”三年行动的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避灾成效明显。2019年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境我市,带来强风暴雨,并造成严重损失,尤其是北部山区乡镇。全市有14处避让搬迁点再次发生不同规模的泥石流、滑坡或山洪,得益于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避让搬迁工作,因2017年、2018年就已完成了危险区内1700余人的旧房拆除,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被省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进行通报宣传,并得到袁家军省长的充分肯定。

  同时,工程治理防灾减灾成效明显。三年行动我市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在2019年9号台风期间均未发生新的灾险情,也未出现明显的工程质量问题,有效地发挥了治理工程的防灾减灾效果,保护了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如2018年完成的龙西乡上山村仙人坦村泥石流治理工程,上游建设的拦挡坝有效地拦截泥石流启动物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泥石流的发生。

  近年来,乐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乡镇、街道通过培训讲座、主题活动周(日)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文化礼堂等多种形式,持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有效地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较好地营造了台风暴雨期主动防灾避灾的氛围。

  拆后建设用地复垦为城市优化发展提供一定空间。三年行动中全市避让搬迁项目的实施,既减少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民群众数量,也给我市建设用地优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拆后空间。针对三年行动13个乡镇(街道)66个地质灾害点的避让搬迁拆后空间,我市通过开展建设用地复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空间,提供城市建设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现已有8个乡镇19个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立项218亩,其中已完工15个项目合计129亩,另有4个项目89亩预计于2020年10月完工。剩余33处避让搬迁拆后空间,经影像图判断和实地踏勘筛选,预计有7个地块涉及2个乡镇4个行政村共计59亩可以复垦,将于今年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