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华刘顺平,笔名寒川,斋号霜剑轩、瓶斋。1958年出生,现为浙江书协会员、温州市书协理事、乐清市书协副主席,柳市镇文联、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乐清市收藏家协会、乐清市金鳌书画院、中国集邮网艺术顾问。这个留着平头,穿着牛仔裤,浑身散发出青春气息的书法家,与那些蓄着长发髯须和穿着传统服装的艺术家浑然不同;他高伟儒雅与众不同的外表和书艺上的卓然造诣,为人们津津乐道。临池苦练五十春了解刘顺平的人都知道,他幼时聪颖、虚心、好学,秉赋极高。其父与叔公均爱好书法,耳濡目染受其熏陶,13岁从颜体、柳体入门,再转临三希堂的名帖,像二王、张旭、怀素、苏黄米蔡、王铎、傅山等通临研习,继追汉隶、魏碑,埋头一临就是二十个春秋。 秉承勤奋好学、敏思笃行、虚心求教,是刘顺平取得书法进步的内涵表现。1982年刘顺平初识施正、陈云谷等当地书法名家,经潜心指导,眼界大开。那一段时间,刘顺平的书法突飞猛进,在书界崭露头角、名声鹊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刘顺平首次到杭州灵隐寺游览,仰头看到“大雄宝殿”四个鎏金大字,大受启发,伫立着反复琢磨其运笔方法,了然于心才欣然离去。十几年前,刘顺平在乐清偶遇一位书法名家,在讨论有关书法问题时,诚恳、严肃而语含双关地对刘顺平说了一句话:“你写的字太美了。”刘顺平闻言褒贬难揣、诚惶诚恐,反复悟解书法前辈的话意,百思不得其解,后终于明白,他暗示刘顺平:你的字过于中规中矩,太像他人的字,缺乏书法创新。这对刘顺平的感悟和震动非常巨大,重新审视自己的书法创作方法,同时更注重从近当代中国书法家沈曾植、王世镗、黄宾虹、林散之、沙孟海的苍茫雄浑笔法中汲取营养,并吸收日本古代三笔三迹的用墨、结体、布局方法,兼容并蓄,追求书法识别度和强烈视觉冲击力;并取百家之长,融合自己个性化笔法,从此开启了书法个性化的创作之路。这一努力又是近二十个年头,终于形成了由圆入方、用笔老辣、八面出锋、气势开张、圆转健逸、气势磅礴、耳目清新、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确立了其在书法界的地位。修成正果艺不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数十年醉心书法艺苑的刘顺平,其书法成就引起广泛关注,书艺创作事迹陆续见诸报端。二十年来,《美术报》《书法导报》《温州日报》《乐清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钱币界》《画坛》等数十家报刊、网站先后报道刘顺平事迹。作品在全国各级书法大赛中获奖,大量作品被有关图书馆收藏,入选《国家名片》——邮票上的《十大书画艺术家》及《中国邮政——中国当代书法百强》等选本。2021年初,刘顺平2014年为纪念明朝政治家、文学家刘伯温诞辰七百周年,向坐落于温州以黄鹤楼仿建的塔楼题写“伯温楼”匾额,深受行内专家赞赏。 多年来,人们经常看到刘顺平忙碌的身影,其书法作品先后参加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绍兴、韩国等地书画展览,在温州、乐清举办了四场次书法个展,书法名家和书法评论家好评如潮。温州著名书法家陈铁生曾对他人说过:“温州数百年书法,名家才能出其一二;乐清百年内出了施正、陈云谷先生,还有一个是刘顺平,非常不容易。”后来知名记者陈俊贤为刘顺平在人民日报书画艺苑专版上刊载了“走进大草”的文章中,首称“乐清书坛三杰”,可谓前后呼应,一脉相承,评价颇高。 著名学者苏渊雷1989年游雁荡山顺道柳市,看了刘顺平书法,大为赞赏,特意约见刘顺平,欣然被他称为“寒川小友”的刘顺平赋诗一首:醉素颠张韵有余,佯狂稍喜见真吾。一言快涩君须记,本色当行得意初。 刘顺平的书法,疾似行云流水,笔走龙蛇,如飞瀑溅珠;笔锋转处,戛然而止,似金钩倒挂,如车刹毂,运势于千变万化之中。缓如犁田拙重,如刻如雕,庄穆厚实,质朴无华;其行笔不走常势,出神入化,多取奇巧诡异之笔,形成一种迥然不同于其它书体的大家书风。 2017年12月,刘顺平迎来一个不平凡日子,他倾注多年心血打造的“刘顺平书法艺术馆”正式开馆。这个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艺术馆,坐落在柳市镇柳青南路,是温州市唯一由个人创办的书法艺术馆,每天吸引众多艺术名家、书画爱好者和藏友前往瞻顾,成为乐清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实至名归的刘顺平常说艺无止境,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他安下的这个艺术新家,是新的扬帆启程,在这座艺术殿堂里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艺术人生。踏访名山留翰墨 刘顺平喜爱山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是喝着中雁荡山的水长大的。”刘顺平尤其对风光旖旎、钟灵毓秀的中雁荡山情有独钟。莽莽的山脉和澈澈的碧水孕育了刘顺平勤奋、聪慧、敦厚和艺术灵感。 遐迩闻名的“柳川书画社”的前身“柳川书画学会”,于1984年由施正先生为首的乐清老一辈书画家在白石发起成立,刘顺平作为初期会员,其后跟随柳川书画学会名家游历了当时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中雁荡山。苍茫恢宏、连绵起伏的峰峦,为他日后创作气势磅礴的大草积蓄着激情和能量。 九十年代初,在乐清已小有名气的刘顺平应中雁荡山风景管理处邀请,为当时在开发中的八折瀑景区的一条拱桥题写“龙游”二字。其后,刘顺平与白石的文化名人交往甚密,创作了大量赞美中雁荡山风光的诗词书法。多年前,刘顺平受聘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顾问,频繁参与研究院举办的各种笔会活动,积极担当起宣传中雁荡山的“旅游形象大使”。 刘顺平不光钟爱中雁荡山,也喜爱名山大川,常游历踏访。多年来,为刘公谷题写“仙师岩”摩岩石刻,为永嘉楠溪江风景区题写“星星谷”,为丽水南明山仁寿寺题写“宋代古刹”。应约为名山、古刹、胜迹题写多达数十处。在茫茫的山川中不仅留下他矫健的身影,也留下了见证他孜孜追求书法艺术而辛勤奋斗的书风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