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共参与。本文图片由翁垟街道提供

推倒违建。

拆违现场。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珈玮 通讯员 潘雅苹自翁垟街道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来,8个村的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身体力行,村民们也共同参与,涌现了一批批带头拆、自觉拆、主动拆的感人故事,吹响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攻坚号角。
“热心”拆出觉悟
“作为党员和村民代表,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助力村里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5月7日,在翁垟街道后桥村,村民金女士家里的违建仓库被全面拆除,这也标志着,后桥村拆违整治“人人参与”的氛围日渐浓厚。
金女士是村内老党员,她家的这片违建区域涉及两处房屋,占地面积达60平方米,原来作为仓库使用,堆放一些农副产品和海产品。自后桥村创建翁垟街道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以来,金女士一直想为村里出一份力,于是她自发向村两委请缨,希望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自主拆除家中违建。
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金女士主动联系了拆违工人,仅一天时间将仓库及周边围栏全部拆除,村两委也安排专人清运了拆后垃圾和杂物,指导金女士将自己种植的花草装饰在拆后空间,整个场景焕然一新。
“下一步,我们将把这块区域作为村内的绿化空间,搭配周边美丽庭院设计,进一步扮靓村容村貌。”后桥村“一肩挑”干部陈建锋说,目前村内拆违进度已达50%,后续还会有更多美化升级。
现在,该村两委又将目光转移到村内的老旧危房。由于涉及到政策处理问题,村两委首先开始清理老旧危房周边区域的杂物垃圾,等到政策逐步处理完毕,进行大面积拆除,有序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规划。
驻村干部每天在,联村干部常常来。在创建过程中,翁垟街道全方位对该村开展业务指导,积极联系有关部门,解决村两委拆违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也让村两委干部倍感鼓舞。
该村“一肩挑”干部陈建锋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将在街道的指导下继续推动整治,随后打造更多民生项目,向新时代美丽乡村迈进。”
“细心”拆掉困扰
5月10日上午,在沙川村步盈路,挖掘机轰鸣作响,机械臂来回穿梭,周边几处违建轰然倒塌,烟尘弥漫。至此,沙川村沙头、沙盐片区也全面开启拆违整治,整村拆违浪潮浩浩荡荡。
日前,该村山环片区拆违工作初见成效,村两委趁热打铁,继续推进另外两个片区的拆违整治。“如今,我们每天安排20余人,拆整违章点位,同时做好拆后重建和空间利用。”该村“一肩挑”干部林振华说,此次步盈路涉及的10余处违建基本在一天内拆除完毕,如此效率,令他们更有信心做好下一步拆违。
沙川村占地面积大、外来人口众多。尤其是在此次拆违的沙头、沙盐片区,外来人口将近9000人,首日拆违涉及到的外来人口住户也有数百人,拆违推进难度可想而知。
走家入户上门动员、全面发放拆违通知、耐心细心开展劝导……早在一周前,村两委的身影就一直出现在村内各处外来人口出租房屋,他们积极沟通村内住户和外来人口,解决外来住户拆后租房难题,扫清障碍。
“村里要拆,我们当然支持,可是拆后我们住哪呢?”为了解决问题,村两委提前帮助外来人员安排拆后住处,同时协调原出租房房东,做好租金退还等调解工作,解决外来人员后顾之忧。
得益于良好的前期筹备,此次沙头、沙盐片区拆违顺利进行。下一步,村内会对拆后地块进行合理规划,除了重建标准村屋以外,其他空间将作为村内公共绿地,打造配套绿化设施,周边再新建小型停车场,以更扎实的民生建设,将“拆建并举”落到实处。
“暖心”拆到实处
腾空房子、拆窗户、推墙体……日前,伴随着挖掘机铁臂起落,曙光村内的一处处违章建筑轰然倒地,私搭乱建现象逐渐清除。
自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以来,曙光村两委干部带头,发动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到周边先进村实地参观学习、走村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强势推进违章拆除,形成了浓厚的整治氛围,全面打响美丽乡村建设“攻坚战”。
秉承着“先整后建”的思路,该村结合前期排摸的整治点,提出了“拆违”“拆围”同步推进的整治思路,通过村两委干部分别认领的方式,强势推进村内拆违(围)工作。仅仅用时一周,完成了整村38处违章建筑拆违通知书的发放和7份“道坦围墙”拆除协议书的签订。
“路宽了、家里也亮了……”这是曙光村拆违后,沿路村民的一致反响。值得一提的是,在曙光村华兴路,路边6户村民看到周边违章建筑拆除,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的新景象,纷纷主动要求将自家违章搭建的铁皮棚进行拆除。
“拆违工作从村民的不理解,逐步转变为深入民心、顺应民意的‘全民拆违’,为我们后续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很大的信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暖心’拆违,并做好拆后建设工作。”曙光村“一肩挑”干部叶选碎说。
截至目前,曙光村已完成整治点拔旗58处,完成率达90%。接下来,曙光村将持续以改善人居环境整治为着力点,以挖掘“南师故里”文化为出发点,紧盯创建目标,扬长补短,建设宜居宜业逸游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下一步,翁垟街道将在现有整治基础上,继续对8个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的创建开展后续指导,联动有关部门,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写好拆后重建“大文章”,打造乡村民生“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