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墨佳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露露日前,“茫茫九派 弦歌不辍”赵墨佳传统筝曲音乐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剧场奏响,整场音乐会呈现古筝九大流派的传统名曲,让观众沉浸在这个古老民族乐器带来的妙音中,感受筝韵华彩的魅力。
赵墨佳是乐清籍青年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首位古筝专业在读博士,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获得者。音乐会尾声,她用一首自己创作的《鱼戏》为音乐会画上句号,这首筝曲的灵感来源于儿时在家乡学筝时的场景,充满童趣。
集齐九大流派名曲
这场音乐会圆满落幕后,赵墨佳松了口气。这场特别的音乐会从筹备到演出,整整花了一年时间。“音乐会以传统筝曲为主题,策划伊始就想着能否有所创新。”赵墨佳的博导、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蔚给她出了个主意,古筝有九大流派,传统的山东筝派、河南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和陕西筝派流传较为广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蒙古筝、朝鲜筝、福建筝几个派别却相对冷门。目前还没有一个古筝演奏家能在一场音乐会中展现九个派别的古筝传统曲,建议赵墨佳不妨一试。
“这个建议令我振奋,但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赵墨佳说,福建筝派之前接触不多,朝鲜筝派则是用伽倻琴弹奏,为了完美呈现这两个筝派的特点,她特意找到闽筝传承研究会会长、福建筝派代表性传承人陈茂锦和延边大学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伽倻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金星三为自己指导,练习了近一年时间。
而蒙古筝派的乐器雅托克在市面上几乎找不到,赵墨佳通过业内的师姐辗转找到了当初扬州制作雅托克的厂家,按照当时的参数,重新制作了一把,同时,她还邀请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雅托噶(古筝)协会主席哈斯来指导。
为了让听众能以沉浸式的方式来感受古筝九大流派的魅力,赵墨佳特意选择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剧场来举办音乐会。“这个场地没有布景和华丽的舞美与灯光,如同一个‘黑匣子’,观众能近距离、安静地来聆听这场音乐会,同时演奏者也能更投入。”整场音乐会还特邀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晓东来当导聆,引导观众了解各派古筝的背景及特色。
音乐会结束后,不少观众久久无法平静,九大流派古筝名曲同场聆听,演奏者的表演酣畅淋漓,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首《鱼戏》忆童年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子,赵墨佳选择了自己创作的《鱼戏》。这首乐曲创作于2018年,灵感源自汉乐府诗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乐曲采用了《老六板》的音乐素材,将其第一句作为贯穿全曲的动机,并融合现代流行和声与演奏技法,使传统民间音乐散发出年轻的活力。这首曲子在创作时,赵墨佳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小时候在家乡乐清学筝时,下课后在启蒙老师王前进的院子里玩耍时的情景,有鱼塘、有假山、有流水……江南水乡的美丽、充满童趣的回忆,让这首曲子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创新灵动的感觉,这也正是这场音乐会赵墨佳想要呈现的主旨。
《鱼戏》这首曲子,赵墨佳也曾回到乐清,在“月满箫城”中秋民族音乐会上演奏过,充满江南韵味的这首曲子引起了广大家乡人民的共鸣。“今后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也想回到乐清开专场演奏会,那里是我梦想的起点。”赵墨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