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带“龙”的户外线路 2024年02月09日  

双龙谷-羊角洞穿越。

  ■方小平 文/摄

  龙湫背。雁荡山大龙湫是全国著名的瀑布,龙湫背则是大龙湫上源谷地。从龙湫背登上百岗尖,是大家熟悉的登山线路。然而,却很少有人从北坡登上百岗尖。近年来户外登山爱好者多从雁荡山北坡山麓的东加岙村开始徒步,登上海拔1108米的雁荡山主峰百岗尖,然后从南坡经龙湫背下山到大龙湫景区。为了更好地了解雁荡山,2010年11月14日,我参加了“东加岙-百岗尖-龙湫背”雁荡山南北线穿越。我们从东加岙开始徒步。山路崎岖,柴草丛生。行至半山,西面一处奇峰突起,外侧有三根分立石柱,为百度地图上标记的高岩(峰名)。雾霾中前方崖间有瀑布隐约可见,少雨的秋天竟有瀑布从高崖垂落,惊讶不已。后来分析,此瀑发源于百岗尖东峰与中峰之间的北坡。绕过近处另一个一百多米高的瀑布,来到上源谷中。谷底一条数百米长的白色溪滩平直地通向云雾弥漫中横亘高处的百岗山脊。沿溪滩行走,再登上北坡,便到达脊巅。雁荡山主峰百岗尖西峰就在脊巅西头。“一脊平峙,狭如垣墙”,眼前依旧是四百年前徐霞客从龙湫背登上此处山脊的描述。当天,又恰逢乐清市登山协会在百岗尖主峰顶上立碑纪念。

  大罗山龙脊。龙脊,是大罗山代表性的岩石景观。2011年3月13日,我随“蚂蚁户外”初登大罗山,走“瑶溪-蘑菇岩-龙脊-山鸡坑(天池)-光岙-石竹-罗胜村”徒步穿越路线。当时并不清楚具体线路,只记得从瑶溪上山后,雾霾笼罩,看不清稍远处的山峦。带队的“蚂蚁”,还时不时走偏了路。后来到了蘑菇岩、龙脊、山鸡坑等处。最后是否从山鸡坑经光岙到达终点“大罗村”(实为罗胜村,当时错当成“大罗村”),后来仍心存疑惑。初见大罗山,山上众多奇石与雁荡山迥异,给人别有一种新意。像俯卧于山上的龙脊,长数十米,高宽各有数米,当中石节断裂二十多节,更是大罗山的标志性岩石景观。我从龙脊一侧的头部攀爬上去,从龙脊腹部断节处下来,体验了一番。上去龙脊背才知道有点险要,不能随意走动。2022年3月27日,重新走了大罗山龙脊线路:罗胜村-蘑菇岩-乌龟岩-龙脊-牛度墩-山鸡坑-光岙-石竹-罗胜村。其中之一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十多年前走的线路,最后是否从大象岩背经光岙到达终点罗胜村。从蘑菇岩到龙脊的登山道边初识乌龟岩,于是慨叹人生短暂,而十多年前那次走同一登山路段时未曾发现。后来还在大象岩背等处还遇见艳如桃花的满山红杜鹃。从大象岩背到光岙村的路上拍的一张岩石照片,最后是似曾相识的罗胜村,还有村里犹存的老戏台,见证了先后相隔十一年的两次登山经历。

  楠溪江源头龙凤大瀑布。2011年5月20-22日,楠溪江源头溯溪徒步。此次徒步,共两天,大家自带露营帐篷等户外用具。徒步线路是:岩龙古村-周坑口-龙凤大瀑布-罗垟古村-大青岗。其中大青岗海拔1272米,为永嘉最高峰,楠溪江源头。20日晚,我们就在岩龙村村部的院子里露营。第二天出发,沿着流过村边的小溪,到达周坑头山岗,再从周坑口进入乌龙溪上游溪谷,一路背着背包,跋山涉水。中饭忘记在哪里路餐,下午才到达位于高山险谷中的龙凤大瀑布。根据网上资料,瀑布高180多米,分为高度相近、彼此相连的上下两折,一瀑一潭。瀑布两旁,峰崖高耸,一侧有巨大的放射状柱石构造的“太阳崖”,谷中乱石堆叠。从瀑布脚下无法看见上级瀑布全貌。沿西边行走,又过一处瀑布,不远处便是罗阳古村。村边在开山修路,队友中有人说,现在古村已经没有两年前他来过时那种特有的风貌和气韵了。21日晚上在村边荒地上露营,下半夜闻到帐篷外动物走动的脚蹄声,让我惊叫了起来。最后一天行程时间充裕,从村子前往大青岗,路边山坡上第一次发现了难得的黄色杜鹃。

  双龙谷。2020年5月3日,“双龙谷-羊角洞”穿越。上一次穿越双龙谷是在2012年9月16日,走“双龙谷-小球村”短线。但双龙谷中线路基本一样,穿越谷中很有户外乐趣。现在双龙谷的岩石上已被装上了空心钢管、钢链、钢拉手等。双龙谷中有峡谷高崖、瀑布、水流处特有的圆形石潭等,可以补充、丰富方山、羊角洞风景区的景观。只是亿万年大自然造就的地质景观现已无法恢复原貌。双龙谷源头的山井堂村已搬迁,这次发现却有人返住,一处三间并排的房子有新盖的黑色塑料瓦。跳头颈村搬迁后只剩残垣断壁。行近方山,回望隔谷南面的一处采石场,绿色植被下平整的岩石山体染上了金色斜阳。到羊角洞时正夕阳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