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正月初八,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不少人告别家乡,奔向远方,开启新一年的新征程。与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载满爱的背包、行李箱、后备厢……满满的行囊里,装进了家乡的味道、家人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期盼。(2月18日《福建日报》)
短评:当父母往子女的私家车后备厢搬运各种吃的、用的东西的时候,很多时候子女会来劝阻,说着这些东西我自己都能买得到,或者是我们都带走了,你们吃什么、用什么的话。但是在父母看来,即使这些东西子女能买得到,也不管他们带走多少,父母都不会心疼,也从不担心自己没得用。无论子女的私家车有多大,后备厢有多么宽敞,所携带的各种土特产都有吃完、用完的时候,但是父母的爱却永不停歇,也永不枯竭。正是这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浓得化不开的亲情,赋予子女们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让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做得更好,以此来回报父母、回馈家乡。 (作者为职员)
平常心看
“私厨最高月入5万”
■杨朝清
新闻:2022年底,浙江杭州小伙丁尧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上门私厨,从前最低月薪7000元,发展到目前最高月入5万多。今年春节期间丁尧和团队天天安排爆满,订单已经排到了3月份,平均每天能接5-6单私厨订单,最多的一天从早到晚接了11场。(2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
短评:部分私厨用自己出色的技艺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与认同;消费者省心省力,通过“花钱买服务”的方式解放了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互利共赢。面对“私厨最高月入五万”,我们没必要嫉妒羡慕恨。说到底,私厨挣钱并不轻松,从准备食材、制作菜肴到摆桌、收拾整理,做一顿饭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的辛苦付出。他们挣的既是“技术费”也是“辛苦费”,既有长时间、高强度劳动的因素,也包含当事人作为团队负责人、技术骨干的分红和收益,显然要区别于个体化的普通私厨。而且伴随着行业的方兴未艾,每个私厨都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作者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