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山诗是雁山魂 2024年09月20日  

  鹭山诗是雁山魂

  ■周建钢

  读书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对雁荡山也是如此,你对雁荡山了解越多,越觉得雁荡山的陌生。

  这两年在雁荡山中走得多了,发现了之前并不知道的许多景点和人文故事来。当然,主要原因是自己之前对雁荡山太无知的缘故。

  拿雁荡山中的墓来说,这两年在雁荡山中陆续寻访了李孝光、章纶、蒋叔南、潘耀庭、阮季良、林杨氏等墓。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这些墓主人的些许事迹,以及墓主人跟雁荡山之间的故事。

  我想,雁荡山中,还有不少墓是我不知的,这些墓主人跟雁荡山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着不一般的人文故事。这些故事也是我所不知的。

  我说,能将坟墓修在雁荡山中的,都非等闲之辈。也因此,我对山中的这些墓主人,以及墓主人跟雁荡山之间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

  前几日,我跟好友老李一起,又去雁荡净名谷寻访过一个墓,墓主人为诗人吴鹭山。

  吴鹭山(1910——1986),名艮,又名匏,字天五,晚号鹭叟、匏老,诗人、学者、教授。乐清人,祖上居虹桥埭下村,后迁南阳。著有《雁荡诗话》《光风楼诗词》等。

  老李说自己曾打眼见过吴鹭山的墓,还说墓前有如打开的书本的雕塑。知道这墓地在净名谷,但记不起具体位置。询问景区售票亭的工作人员,称南侧不远山坡上有一墓,但不知墓主人是何人。

  从停车场往南侧山坡走几十米,便可见到墓地。墓地位于净名谷游丝峰东端崖壁下,规模不大,但挺别致。

  墓地面东而建,南北宽三四米,东西纵深十余米。入口两侧立一对石狮子。上得几级台阶,是一小平台。再上三级台阶,中间立墓碑,上书“诗人吴鹭山夫妇之墓”,墓碑背面有吴鹭山夫妇的简介。墓碑常年受雨水侵袭,字迹难辨。

  墓碑后是一很特别的建筑。建筑似门廊,宽一米余,高约3米。门廊由门楣和廊柱,以及内凹的一堵墙组成,均以混凝土浇筑。门楣外突,楣上有额,书“光风楼”三字。光风楼为吴鹭山的斋名。两侧廊柱上书吴鹭山的诗句“雁荡有峰皆突兀,龙湫无瀑不翻飞”,为好友夏承焘的手笔。背墙上嵌一碑石,碑石一米见方,上刻好友苏渊雷写的悼文,由书法家林剑丹书写。

  门廊前是一高约六七十厘米的台面,内高外低,向外倾斜。台面上是一本打开的书页。看来,墓主人希望来生也愿在书斋中读书不倦。

  坟墓的建筑形式,别具一格,算得上是用心之作。不知是吴鹭山本人生前设计的,还是其儿子画家吴思雷的杰作。

  墓地洁净,墓碑前有一花篮,花篮中的鲜花,未完全凋谢。看来吴鹭山的后人,有经常来此祭扫。

  那么,吴鹭山先生跟雁荡山又有哪些渊源呢?

  为此,我特意去网上购买了吴鹭山先生的《雁荡诗话》,想从中找出一些端倪来。

  吴鹭山先生在《雁荡诗话》一书中,对古往今来题咏雁荡的诗篇进行评介考证,它涉及雁荡山的历史掌故、名胜古迹、文人轶事、地方名产等内容。

  从书中些许关于先生自己的文字中了解到,吴鹭山先生经常偕友人到雁荡山中游玩,写下了不少歌咏雁荡山的诗词。其中,相伴时间最长的要数好友夏承焘。

  上世纪四十年代,值抗战期间,吴鹭山跟好友夏承焘一起在雁荡山中避乱,写下了很多交游诗。避地大荆期间,与子瑾(瑜)相会,一见如故。又有友人陆维钊到雁荡山写生作画。

  上世纪七十年代,数次偕友人徐堇侯(元长)游雁荡,均有诗词唱和,又有苏渊雷来访,颇得“以文会友”之乐。数次偕伯舅蒋叔南子蒋德闲游雁荡,初识雪洞默松上人。

  在书中,吴鹭山记述了自己跟雪洞默松上人认识的时间和经过:“默松上人居灵峰雪洞,年已八十馀,而神明不衰,是雁山僧人仅存的‘硕果’了。八年前(按指1974年),我偕德闲,自大龙湫归,过雪洞一宿,始识上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吴鹭山常偕家人到雪洞避暑,默松上人均热情相待。(这一时期,先生完成《雁荡诗话》一书)。

  吴鹭山在书中又有记:“予弱冠时,曾至仰天窝三宿。后十年(按指1931年),复偕名画家黄宾虹、诗人梅冷生、篆刻家谢磊明同访伯舅于仰天窝,遂相与联袂畅游二灵龙湫而别。”可见,当年黄宾虹来雁荡山宿仰天窝,就是吴鹭山从中牵线搭桥的。

  但这段文字,在时间上有差错。吴鹭山先生生于1910年,“弱冠时”为1930年。黄宾虹来雁荡山的时间是1931年。作者说是“后十年”。这在时间上存在矛盾。要么作者说的“弱冠”,不是指20岁。要么“后十年”存在错误。

  仰天窝为吴鹭山伯舅蒋叔南先生于1927年修筑,因此,“予弱冠时”(即1930年)到仰天窝留宿,时序应正确。那么,吴鹭山偕黄宾虹等人访仰天窝的1931年,当为“后一年”。

  在此,顺带说说吴鹭山先生跟夫人蒋东帆女士的关系。吴鹭山称蒋叔南为伯舅,而蒋东帆女士为蒋叔南弟弟蒋季哲的女儿。也就是说,蒋东帆为吴鹭山小舅蒋季哲的女儿,两人当为表兄妹关系。

  我第一次“偶遇”吴鹭山,是因为胡兰成的书作。十几年前,我阅读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一书,书中记述了胡兰成从温州前往雁荡途中,曾在虹桥南阳吴天五家中留宿。现在才知道这个吴天五,就是吴鹭山,只是当时不知。

  前不久,查找灵峰道上王云山墓碑中碑文作者吴思雷时,又了解到,吴思雷乃吴鹭山之子,并知晓了吴鹭山先生的墓,就在净名谷游丝峰下,也就有了前几日寻访吴鹭山墓之行。

  我对吴鹭山先生的诗词了解不多,而有人评价“鹭山为继承王十朋文脉的乐清一代文雄”,也有人评说鹭山诗是雁山魂,足见吴鹭山先生诗词学方面的才华。

  “鹭山诗是雁山魂”,多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