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之间,一抹油彩尽显宋韵风华。浙江省油画院副院长、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乐清画家陈子胄用他的视角,用一幅幅色彩鲜艳、笔触细腻的油画作品,展示了一个美妙的宋韵之梦。
“从哪里说起?说一下自己的创作吧。”陈子胄一边介绍,一边指向他的作品《瓯江帆影》系列油画。这是2023年,他因负责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宋韵·江南——浙江省油画创作工程”项目而创作。
这一幅幅油画中,青山碧水环绕着一方崖壁,几艘帆船在港口附近江面上张开洁白的风帆,随风而驶,不知是归来还是远行。整幅油画选用了清净自然的色彩,搭配着简洁的线条,真实地展现出当时瓯江港口的来往船只,远山、波浪、帆影自成一体,彰显着旧时港口的风韵。
陈子胄说,瓯江出温州湾入海。瓯江朔门古港遗址弥补了我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缺少港口方面的遗址实证。江畔采风时,遥想因江兴盛、通达四海之场景,“千年商港”也促使浙南及温州文化在世代传播的进程中,展露出“宋韵流千载,瓯风传一脉”的独特风姿,故创作《瓯江帆影》系列。作品以油彩流淌技法追求一种“具象观看——流淌消溶——随痕造境”的状态。在绘画过程中追求“流痕”的趣味和效果,仿宋山水画意。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昌明的年代,诗、书、画熔为一炉,诞生出了画与诗相提并论、人品至上、心与物游、言外有意的儒家美学体系,铸造了影响千年的诗、书、画一体的文人世界和品鉴标准。他们的丰沛的创造都以悠远而浓厚的诗风画韵,为今天的艺者提供学习和修养的榜样,提供具有永久意义的诗性传统。
以油画为引,承载宋韵痕迹,是他的作品采用的创作方法之一。陈子胄极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拘泥于画作形式,而是通过将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相结合。作为乐清人,他还邀请了全国各地的知名画家前往全省诸多地区,如杭州南宋御街、温州江心屿等地,探寻宋韵痕迹,走访历史遗留,邀请大家动笔描绘当代宋韵。
“这几日,我们还邀请了部分知名油画家前往我的家乡雁荡山采风。”陈子胄说,家乡雁荡山也是宋韵文化的传承所在,其内如净名寺等不少寺院都是宋代落成、传承至今的古刹,它们是传统文化的见证,有不少画家在此灵感迸发,绘就了许多美妙的画作。
山外青山,自有画中世界。陈子胄说,他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演绎发展,也希望乐清的油画队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家乡的艺术事业添上崭新的一笔。
陈子胄与他画笔下的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