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 2024年09月13日  
  八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

  ■赵章盛

  白石凤凰山下,住着一位老者钱云棠,今年虚龄80,却有一股犟劲,正埋头用毛笔在抄四部巨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前三部已完成,《红楼梦》已完成一半。《三国演义》77.8万字,《水浒传》90.7万字,《西游记》90万字,《红楼梦》121.6万字,四部共计380.1万字。历时已将五年,寒暑无间,我问他累不累,中途有打退堂鼓否?他说很有味道,从来没灰心过,以前为衣食而奔波,为生活而劳碌,现在衣食无忧,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晨昏野外散步一小时左右,其余时间都伏案运笔抄书。自我慰寂消闲,以圆平生未曾读书写字之梦。

  钱云棠出身书香门第,系我小学同窗,当年已考上柳市中学,由于其家庭成分原因,未能升学初中,一生务农兼营商贾,但求学之心始终未曾泯灭,家有藏书,农闲贾淡,手不离卷,虽只有小学程度,但一般小说都能阅读,特别是《三国演义》里的好多章回辞赋都能暗诵,又是地方上说书好手,农闲雨天,村里人请他说书,虽比不上柳敬亭、王少堂,但在村野方间,赫赫有名,究其原因,平生好学,嗜书为命,广记博闻。更有家学渊源,其父钱式纯先生乃知识分子,家有很多藏书,文革破四旧期间,全部挑去当作废纸收购,其父更是忍痛割爱,此情此景,作为一个读书者,内心是何等滋味,只能忍泪吞声,岂敢流露半点不满情绪。

  钱老式纯先生,世居白石凰岙,受当地革命先驱冯地造影响,思想进步,追求真理,为人淳朴敦厚,性情温和,倡导仁义道德,甚得乡里称颂,满腹诗书,1984年被聘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8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一生坎坷曲折,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生:解放前,家有田园十来余亩,世代农耕,因由知名亲戚冯济安(曾任福建省组织部长)对云棠祖父晓以“耕可荣身读可贵”之理,由此钱老走上读书之路,后虽未登高官厚禄,曾在本村任小学校长,1938年参加革命,前往平阳山门参加以粟裕任校长的“闽浙边境抗日游击总队抗日救亡干校”学习。其间任乐清县抗日自卫团第三中队政治指导员。后由于云棠祖父怕事,坚决反对,甚至亲临其地将其拉回。后在白象学堂、柳市学堂任校长之职。但革命思想依然存在,其间继续参加革命工作,掩护地下党员领导等召开秘密会议,坚持为地下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出应有贡献。解放后,新中国成立,由首任乐清县长叶龄银介绍入伍,任县文教科供给制科员,并奉调温州地委干校第十四期学习,后受极左路线干扰,以有历史问题被清洗回凤凰村从农,排入五类分子之列,监督劳动。一个脚未沾泥的文人,参加农村田间劳动,身体精神双打击,苦楚可想而知。其自身受苦,还能忍耐,而影响子女,事情大焉,长女钱玉立,土改干部,女婿南下干部,受牵连调去湖北治理长江。长子钱云林,温一中毕业,考入北大新闻系,不能就读,进入温州广播电台工作。次子钱云棠被取消读初中资格。家庭生活极其困难,为了生存,尝遍辛酸苦辣。后在有关学生的帮助下,去乐清县乐成镇补习学校、象阳中学、白象中学、高岙五七学校、莲池中学等学校代课谋生。政府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出台后,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不仅落实了政策,还被聘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从此重见天日,终日研究文史,读经史都摘笔记,笔耕不辍。老先生寿享八十有八,驾鹤西归。我曾以诗、联缅怀挽之。

  缅怀浙省文史馆员钱老年伯式纯先生

  壮怀抱负志凌霄,欲洗乾坤乐舜尧。

  五月飞霜逢雨露,三千桃李沐春潮。

  修文研史新篇著,惠育行仁古训昭。

  玉树芳兰馨馥郁,凰山莲水焕多娇。

  挽联:

  心存社稷,胸怀道义文章,真理宣扬,欲建千秋共产,奈何宿命无缘,壮志未酬,但使终生长抱憾;

  权掌教科,肩负育才重任,狂飚骤落,突遭六月飞霜,幸喜苍天有眼,含冤昭雪,不教驾鹤带忧伤。